- 李晓华;陈月婷;
民族地区高校推进深度教学是提升民族地区教育质量、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重要支撑。民族地区高校推进的深度教学是在充分体认各民族大学生文化的基础上,对课程知识进行完整的剖析与处理,实现课程知识与学生文化的深度编织,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来提升其文化适应性和文化理解力。民族地区高校推进深度教学具有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彰显学校文化特色以及发展优秀的中华文化的价值。为此,民族地区高校教师需要树立文化导向的教学观念,引领教学方案的设计;深层并全面解读课程内容,开发知识的多重属性;挖掘民族特色的教学资源,深度编织知识与文化;创设体验丰富的学习情境,增强文化与情感体验。
2025年01期 v.13;No.73 72-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张红艳;王韵;
为探究本科生的满意度对其学业成就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构建以学业参与为中介的满意度与学业成就关系的假设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部某高校4 696名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被调查高校本科生的满意度、学业成就和学业参与和全国常模相当,无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其中满意度与学业参与及学业成就呈显著正向相关,学业参与在学生满意度和学业成就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一发现表明高校在提升本科生学业成就时,应重视满意度与学业参与度的提升,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2025年01期 v.13;No.73 7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杨再峰;潘燕婷;
“少干”政策是国家为促进西部大开发而实施措施系列政策总和。自2002年以来“,少干”政策历经萌芽筹备阶段、实施发展阶段、专业深化阶段及多元融合与共同繁荣阶段等四个阶段。政策变迁内在逻辑表现为供需失衡——人才紧缺推动政策变迁;社会服务——产业结构推动专业调整;价值共生——推动理念由自生到共生,这是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培育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数智型人才转型及提升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高质量培养成为政策创新发展方向。
2025年01期 v.13;No.73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7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