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与自我实现:民族贫困地区辍学青少年复学机制探析Social Support and Self-actualization:A Study on the Resumption Mechanism of School Dropout Adolescents in Ethnic Poverty-stricken Areas
原子茜;苏德;
摘要(Abstract):
辍学青少年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普及进程中剥落的特殊群体。本文尝试打破“群体”的桎梏,在描绘叙述田野点的现状图景基础上,从辍学青少年社会支持的提供者和辍学青少年的互动关系出发,发现家庭情感支持弱传递、学校专项支持弱执行、社会服务支持弱深入等赋予了青少年受教经历的消极体验,使得意志薄弱的青少年逐渐“脱嵌”了正式学校教育制度。最终构筑民族贫困地区辍学青少年的长效复学机制:社会层面,加强宣传教育、政策支持和法律手段的保障;学校层面,在教育内容、评价、形式、管理作出相应革新;家庭层面,关注孩子的多元发展需求、优化家校沟通交流机制、引入外力,落实监护人责任。
关键词(KeyWords): 控辍保学;民族教育;社会支持;复学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全国民族教育科研课题重大课题“边境贫困地区,高寒高海拔地区教育精准脱贫研究”(项目编号:ZXZD180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s): 原子茜;苏德;
DOI: 10.14045/j.cnki.rhen.2022.03.00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EB/OL].(2021-09-27)[2021-03-01].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103/t20210301_516062.html.
- [2]杨慧,厉丽,黄若彤.民族地区困境青少年隐性“辍学”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基于云南省N乡的调研[J].民族教育研究,2019,30(6):41-50.
- [3]苏群,丁毅.初中阶段农户子女辍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闽北农村地区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7,(6):41.
- [4]赵银侠,宁焕侠,杨晖.从社会支持系统看贫困地区儿童辍学现象--陕西贫困地区儿童辍学现象调研[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4):94-97.
- [5]张克云.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的留守儿童干预措施评价[J].青年探索,2010,(2):82.
- [6]甘永涛,苏德.1998-2018年国内辍学研究前沿热点及其动态演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34(1):75-86.
- [7]崔曼琳,鲁美辰,常芳,等.谁在辍学?--来自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证据[J].劳动经济研究,2017,5(2):19-39.
- [8]刘蒙之,孙婷婷,赵天天.西方人际传播理论导论[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242.
- [9]Lofstedt,Jan-Ingvar.Educationin Multi-ethnic and Disadvantaged Areas:The Case of Gansu in China[D].Stockholms:Stockholms University,1994.
- [10]兰靖,张念蒙.辍学与隐性辍学含义辨析--《隐性辍学论》之一[J].考试周刊,2008,(43):204-206.
- [11]董海军,杨静.社会质量对青年社会公平感的影响[J].青年研究,2021,(4):24-33+94-95.
- [12]张士菊.农村青少年辍学生的非经济因素[J].青年研究,2003,(1):36-38.
- [13]张云,李劲松.教育·心理与人的发展(上)[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6:43.